钱的别称知多少

茂名日报 2020-07-01 15:01:28

360截图20200630142923146.jpg


  钱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全球最原始的金属货币。另外,钱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别称雅称,且听逐一道来。

  第一个称呼:“泉”。这恐怕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称呼,出自《周礼·天官·外府》,原文是“掌邦布之入出”,汉代郑玄注解说,“布,泉(钱)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钱称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钱与“泉”又是近音,直到现在,集币迷们仍以“泉友”相称,如今的钱学家也称泉学家。

  第二个称呼:邓通。邓通其实是个人名。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邓通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一个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铸钱,因而邓通钱遍布天下。故邓通成为钱的别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第三个称呼:赤侧(赤仄)。古代的铜钱在轻重和厚薄上都不太统一,有的奸商就把厚的铜钱用锉刀锉小锉薄,锉下来的铜料再重新铸造铜钱。为了防止这种行为,汉武帝下令铸造了一种外沿为赤铜的钱币,《史记·平准书》称之为“赤侧”,《汉书·食货志》称之为“赤仄”。南宋诗人陆游有一句诗“不恨囊中无赤仄,且欣案上有《黄庭》”。

  第四种称呼:错刀。王莽篡位之后铸造了新的铜钱,被称为“错刀”。《汉书·食货志下》王先谦补注:“错刀长二寸,文曰‘一刀平五千’。‘一刀’阴识,以黄金错之;‘平五千’阳识”。“错刀”是一种刀币,不是单纯的圆形方孔。“错刀”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是一个圆形方孔钱,上面有“一”、刀”两个字,刻字下凹的地方填充黄金,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这里“平”是“值”的意思,表示一枚刀币价值五千钱。唐朝韩愈有一句诗“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