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尽物、济世为民的灾害史研究——读《黎元为先》

中华读书报 贺科伟 2020-12-14 18:33:12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带来重大损失。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如何辩证看待人类与灾害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命题。由河南大学闵祥鹏教授主编的《黎元为先——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未来》结集了对灾害史领域内十位学者的访谈,在书中,被访者谈到他们结缘灾害史研究的心路历程,探讨灾害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灾害史研究的前沿动态,思考灾害史研究的走向与趋势。


  灾害史研究与学者对现实的关注有着紧密联系。1937年,年仅25岁的河南大学经济系学生邓拓,撰写完成中国第一部中国通史性质的灾害史专著《中国救荒史》。该书被学界称为灾荒史领域肇基之作,开启了中国现代灾害史研究的历程。而这部书撰写的时间,即是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前夜,表现了国难深重的年代学者的忧患意识。80余年来,一代代学人怀着经世致用、鉴古知今的人文情怀,参天尽物、济世为民的学术理想,不断总结灾害救助的历史经验,反思灾害应对的成败得失,提出防灾减灾的中国智慧。例如在2003年SARS之前,在瘟疫还没有像今天一样醒目而深刻的走进人们认知视野时,余新忠教授在2002年就已经写出了《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并入选当年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正如编者后记中所言,灾难永远在人类忽视时来临,在重视时败退。古老的中国,五千年来经历过无数次灾害。如何借鉴历史经验为防治灾害提供思路,是灾害史学者们的责任和使命。


  在灾害史研究的未来路径上,学者们有诸多共识,也提出了许多前瞻性观点。郝平、马俊亚、方修琦、周琼等在访谈中均强调灾害史研究学科交叉的重要性。灾害史研究是文理融合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借鉴环境史、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气候学、地震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体系,不断突破传统研究模式,多学科交叉研究,灾害史研究才能有更大推进。


  书中包含了学者们的许多新见解,比如陈业新教授提出灾害史研究要有内史与外史的结合;夏明方教授提出了灾害人文学的构想,将灾害视为社会演进的动力;马俊亚教授则强调自然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但人文学者依然要有自己坚持……


  该书也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史书往往详记政治中心地区,而略录甚至不记偏远地区;先秦时期灾害记录偏少,而明清时期的灾害记载却不胜枚举,如何看待详近略远、详今略古的记录方式?偏远地区或明清时期之前是否存在大量灾害史料的漏记?灾害史研究的基础是史料,漏记是否证明了灾害史研究的不可靠?又如,古代的灾害史料并不是科学的记录,很多史料缺乏具体的受灾人数、受灾范围、受灾程度,甚至是受灾地点,对这些史料是否有进行量化统计的可能?统计的标准应如何确定?再如,灾害史料一直是探讨古代气候变迁的证据,但近年来这些史料与基于石笋、年轮等的自然科学研究结论颇有差异,比如张德二先生就曾以中国历史记录质疑豪格通过岩芯揭示的东亚古代气候的结论,是文献记载有偏差还是自然科学方法不完善?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专家的分析讨论,都予我们以很多启发。


来源 中华读书报

编辑 杨羽

编审 王璐瑶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