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骨笛——华夏初音

信息时报 2020-07-29 15:56:10

  《国家宝藏》(青少年版)

  作者: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出品,

  吕逸涛、于蕾 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春节,让我们跟随央视重磅综艺《国家宝藏》独家授权同名书籍《国家宝藏》(青少年版)的指引,浏览来自各大博物馆的重点文物,看看中华先民在绘画、律法、礼乐、书法、手工艺、建筑和军事上的智慧。

  文物之所以为文物,在于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信仰。通过讲述文物的创造、挖掘和守护,《国家宝藏》(青少年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助力培养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和历史眼光。


  中华第一笛:九千年前的天籁之声


  贾湖骨笛,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距今9000~7800年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先后被发掘出40多支,多为七孔,个别为二孔、五孔、六孔或八孔,按照骨笛制作时间早晚,依次可以吹奏出五声、六声至七声音阶。骨笛以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其出土改写了中国和世界音乐的历史。

  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前,人们认为在先秦之前只有五声的调式,七孔骨笛的出现改写了这一历史,它可以吹出标准的七声音阶。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9000年前的贾湖人堪称“全才”


  在贾湖遗址的挖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陶、石、骨等各种质地的遗物5000余件,以及大量的稻壳和炭化稻粒、炭化果核、中华鳖、扬子鳄、龟、鲤鱼等各种水生物,鹿、猪、狗等动物骨骼。

  在贾湖两处墓葬人的遗骸腹部土壤样品中,考古人员检测到了蚕丝蛋白的残留物。根据遗址中发现的编织工具和骨针综合分析,贾湖居民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织和缝纫技艺,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这将中国丝绸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4000年,证实了中国是首个发现蚕丝和利用蚕丝的国家。

  9000年前的贾湖人已经掌握了原始的酿酒技术。通过对陶器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化验分析,考古人员发现附着物内有酒石酸的成分,主要原料可能是稻米、蜂蜜、山楂和野生葡萄。伊朗曾经发现7400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酒”,贾湖酒的发现改写了这一纪录,成为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与酒相关的实物资料。

  贾湖人盛行巫术崇拜。在他们的一些随葬品中,有装饰品、葬龟、叉形骨器的成组随葬品,表明贾湖原始先民已有了原始崇拜的意识。

  遗址内还出现了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甲骨契刻符号,被认为是“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卜辞4000多年,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纸莎草文字”。

  农业耕作、陶器制作、结网捕鱼、畜牧养殖、纺织缝纫、乐器制作、符号刻画、阴阳观念……扑朔迷离的远古神话,在贾湖一一成了事实。


  中原上古神器重见天日


  1961年,舞阳县文化馆干部朱帜下放到贾湖村劳动,他在薯窖和土井断壁上,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陶片、人骨和红烧土等遗物。

  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周到在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自1983年起,国家和省、市、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多次调查和复查,30多年发掘8次,40多支截取(鹤类禽鸟)尺骨制成的骨笛,相继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重现人间。

  1986年5月,考古专家张居中和他的同事在清理 M78 号墓时,忽然发现,墓主人股骨旁,放置着两支基本完整的骨器,形状很像今天的笛子,管身上还有7个大小一致、排列均匀的接音孔。

  1987年5月14日在 M282 号墓再次发现两支骨笛,其中M282:20 的测音和试奏确定了骨笛作为乐器有大致音程关系等相关音响数据。

  贾湖骨器制作水平高超,箭头、骨镖制作精细,骨笛的制作更反映出贾湖人具备了高超的计算水平。作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乐器,贾湖骨笛不但保存完好,跨越8800多年后,仍然可以吹奏民歌《小白菜》。

  在贾湖遗址出土的全部骨笛中,编号 M282:20 的这支骨笛的骨质最精美、制作最精湛、工艺水平最高、音质最优美。

  贾湖骨笛的拥有者并非一般人,他们可能是有特殊身份、地位和权力的人,比如聚落的巫师、酋长、祭司等。在数百座贾湖墓葬中,有骨笛的墓葬仅占一小部分,但规模都很大,陪葬品都很丰富,同时发现有龟甲、叉形器等巫术性质的器具存在,墓主人均为壮年男性。

  贾湖骨笛曾断为三截,但墓主人并未舍弃,而是在两处折断的笛壁上,钻了14个小孔,用细线精心缀合后继续使用。可见它即使不是墓主人的祖先所传,也是墓主人生前的骨笛精品。

  在原始聚落中,骨笛必然不是单纯的乐器,它或是召唤狩猎的响器,可以用乐音来与神人沟通,述说整个氏族的心声和诉求。大量史料表明,音乐在原始社会中与宗教、祭祀等的活动紧密相关。音乐的音阶音调进化源于远古人类对未知自然认知的深入、情感的多重表达,以及与万物神灵的交流方式。

  多年来,考古界、音乐界都对贾湖骨笛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但专家仍提出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谜团:贾湖骨笛的音孔直径仅为0.1~0.3厘米,但细致而圆整,贾湖人钻孔的工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其中一支骨笛留下的三处计算开孔的痕迹,使我们对贾湖骨笛制作的复杂过程充满好奇。究竟先民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计算音孔位置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人,在没有任何调音工具的情况下,居然能制作出任何音程都不超过5个音分差的骨笛,其中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