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百年家族的秘密

长沙晚报 2020-05-15 09:28:13

t01dfc57b943ad7dab7.webp.jpg

  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的曾国藩,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涵盖了他在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感悟与心得,时至今日,对于我们如何以入世的心态去做人、做事、做学问,依然具有启迪意义。为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林乾,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撷取曾国藩家书、日记中对家风的相关论述,围绕着 “家风正则家业恒”的核心思想,对其独到的家训观,从学术、文化和历史的维度进行了全面解读,最终汇成了《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林乾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拆解;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的家训并不是以所谓条款、条例的方式示人,而是大多通过他的一些日记,在日常生活中对家风的悉心培植和倡导,点点滴滴积累而成的。这些家训,体现出曾国藩在理政、治学、持家等方面的潜心思考,无论是对其个人修行,还是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理念,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曾国藩的家训鲜少生硬的理论式说教,而是总结了前人在家风家训上所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再通过布道、规劝、告诫、警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曾氏”家训。

  曾国藩的家训具有“严教”“ 勤教”“身教”三大特点。所谓“严教”,就是持家贵在一个“严”上。积几十年人生阅历和宦海沉浮的切肤之痛,曾国藩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家庭成员把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都寄托在一两个人身上,祈望借助他们的位高权重,去实现家族的长期兴盛,那是不切实际的。唯有制定良好的家训,从道德、涵养、品格层面去提升家庭成员的精神境界,并以口耳相传和代代沿袭的方式固化下来,成为每个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约束和精神指南,方能让整个家族在美好家风的浸润下,实现“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可喜局面。至于“勤教”, 曾国藩主张,长辈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和辅导,在提高家庭成员学识和见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成长成才,以此激励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 身教”,则重在知行合一。曾国藩不仅要求自己和家庭成员要带头遵守族规恪守家训,而且,还从读书、修养、孝友、清廉上,强调每一个家族之人都要为后人做好示范。如此,一代传一代,则“立事、持家皆可成矣”。

  综观大多数家训,多停留于对家族成员行为理念和成事法则的督导规劝上。繁文缛节的约束性条款,不仅让人望而生畏,而且也让人在执行起来,总有一种勉为其难的感觉。曾国藩的家训,却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弊端。他站在防微杜渐的立场上,心忧整个家族的前途与命运,在洞悉一些名门望族和达官显贵的人生际遇后,结合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进一步阐明了制定这些家训的现实意义。他善于从平凡物事中展开丰富联想,于是,振聋发聩的疾言与可感可触的生活图境一经结合,立马就让曾氏家训既体现出高瞻远瞩又饱蘸地气的鲜明个性。比如,他在对待家庭成员素质培养上,就联系到生活当中的练书法、下围棋,指出,有天赋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的禀赋都差不多,但“教者高,则习之而高矣;教者低,则习之而低矣”,至于子女能否成才,则关键在于有无高质量和持之以恒的教育上。

  看完书中的章节,突然联想到中国民间那句“富不过三代”的俗语。许多人多会从财富观方面去理解它的外在含义,但慧眼独具的曾国藩却将它上升到家风家训的层面,从家族和家训文化的内在传承上,教导人们除了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外,秉持住“正人先正己”的良好家风家训,其实才是真正延续整个家族荣光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