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和“太医”是两码事

揭阳日报 2020-08-03 15:23:09

  清代太医院紫铜印章。资料图

  在时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当中,常常把“御医”和“太医”混为一谈,剧中人一会儿喊“御医”,一会儿又喊“太医”。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先来说“御医”。“御”表示对帝王的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简单理解就是:凡是跟皇帝和皇室相关的人与物,都可以与“御”沾边。“御医”指的是宫廷医生,就是专门为皇帝及皇室成员看病的大夫。

  再说“太医”。太医指的是古代的医官。隋朝时,朝廷设立了太医署——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医学院雏形。元明清三代,朝廷均设有太医院,是国家最具权威的医学机构。虽说是全国最高医学机构,但里面的太医们级别却不高,太医们分“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几个级别。只有最高级别的“太医”方可有资格给皇帝和皇室看病,也即最高级别的“太医”才可称为“御医”。

  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13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八品与九品各13人;第三等叫“医士”,共20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30人,无品,相当于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这三级大夫是可以独立看病的,也就是说,有处方权;第四级的“医生”只是当助手,没有处方权。“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医生”就是指见习大夫,和我们现在所称的“医生”有很大不同。